谈到无人机,大家第一反应想到的是生产商:大疆。而这个行业真实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无人机学校小编在这行业深耕多年,为大家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无人机表演现状。 
在我国,无人机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以智能集群技术尤为突出。中国电子科技科集团公司
(CETC)曾在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完成了67架和119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刷新了无人机集群飞行数量的新纪录,试验成功的演示了编队起飞、自主集
群飞行、分布式广域监视、感知与规避等智能无人机集群技术。同时国内一些公司也成功开发出无人机集群智能开发平台,供高校老师和研究所人员在实验平台上开发出新的算法,有效实现集群基于分布式计算下,完成更为复杂的动作和协同。而且系统开放性强,用户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底层编程技术即可完成算法的修改和验证,可快速实现多种无人机单机飞行任务、如自主悬停、轨迹规划等。也可快速实现多无人机集群控制算法,包括多机飞圆形、多机飞八字,多机区域覆盖等,为无人机控制及多机集群控制等教学演示及二次开发实验提供核心设备支撑。 对于技术先进的公司,所开发的系统是基于 MATLAB/Simulink
开发,不需要修改底层代码即可快速对科研团队的控制或编队算法进行验证。让学校实验室专注于算法研究工作,检验理论成果,提升实验效率,大大推动教学研一体化进程,加速教学、科研的进度。系统支持无人机多机编队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可对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技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融合技术、任务分配技术、航迹规划技术、编队控制技术、通信组网技术和虚拟/实物验证实验平台技术等无人机多机编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教学,可开展编队通信原理、集群算法、无人机集群作战运用等实践教学。 智能无人机集群技术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智能集群技术,具有恶环境适应性强,协同作战能力强,智能程度高等优势,备受各国重视,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目前无人机集群的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不强,意外因素较多,作战半径有限,需要利用运载平台输送到其打击范围内才可以释放。同时,反无人机集群技术如果采用电子干扰或网络攻击等“软杀伤”方式,破坏无人机集群之间的信号连接,将会让无人机集群直接失控坠毁或自动返航。因此,无人机集群技术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路要走。 科技电影中的桥段,未来或成现实。无人机集群带来了全新的作战概念,成百上千架微型无人机,瞬间从战机上释放出来,铺天盖地像蜂群一样有组织地冲向敌人,这种好像科幻大片里虚构的场景,或许即将成为现实。 |